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创业指南

战高温 斗酷暑 昭通供电局全力推进电网网架优化工程建设

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7:07:25   发布者:粮多草广网

完善安全生产执法信息公开制度,建立电力安全信息共享平台,及时发布安全信息。

自2016年投运以来,宁绍直流工程已累计为浙江输送电力190亿千瓦时,有力支撑了浙江能源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。今年上半年,浙江共有居民住宅1.2万套实现电采暖,电动汽车充电量达到1050万千瓦时。

战高温 斗酷暑 昭通供电局全力推进电网网架优化工程建设

据了解,宾金直流工程夏季满功率运行时输送电力占浙江省最高用电负荷的17%。2017年以来,浙江电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。作为浙江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参与者,浙江电力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建设,成立浙江省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,扩大直接交易规模建立日管控、日协调机制,每日通报工程进度,每日协调解决问题清单,做到事不过夜。此外,山西电力精心组织,确保工程快速推进,逐级压实煤改电工程管理责任,充分发挥周报、双周例会、工程督查等管理手段,做好协调问题反馈和落实,多维度、多方式加快推进工程建设。

2017年山西煤改电工程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41千米、低压线路407千米、配变599台、接户线734千米,惠及太原、临汾、晋城、长治、阳泉5市、118村、32572户居民,覆盖采暖面积977万平方米,年减少燃煤使用33万吨,年减少二氧化碳排量86万吨。临汾、晋城供电公司应用工厂化装配提升工程建设质效,加强沟通宣传,保障项目实施,主动向市县政府沟通汇报,促请政府部门及时协调配套项目进度及青赔扫障难题,共计组织280人次深入老百姓家中讲道理、宣政策,并在内外部媒体上多角度全方位宣传 煤改电建设的重大意义,争取社会大众的理解支持,营造政企合作的良好氛围。建立安全生产绩效与履职评定、职务晋升、奖励惩处挂钩制度,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。

(二十六)加强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。推动应急演练常态化,创新演练模式,逐步实现桌面推演与实战演练、专项演练与综合演练、常态化演练与示范性演练相结合。电力企业要全面落实安全培训的主体责任,抓好本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,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与其所从事岗位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,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必要安全生产知识。按照统一领导、综合协调、属地为主、分工负责的原则,完善国家指导协调、地方政府属地指挥、企业具体负责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电力应急管理体制。

建立电力安全生产全过程责任追溯制度,杜绝安全生产领域项目审批、行政许可、监管执法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。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职责和法律法规授权,履行电力安全监管职责,加强监管执法,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。

战高温 斗酷暑 昭通供电局全力推进电网网架优化工程建设

(三十四)严格安全措施审查。规范市场交易和调度运行业务流程,推动电力市场参与各方的技术标准统一,加强监督执行,保障电网运行安全。开展关键网络安全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,支持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关键设备研发,推动商用密码应用,组织实施网络安全重大专项工程,加快网络安全实时监测手段建设。建立协同联动机制,开展跨省跨区电力应急合作,形成应急信息、资源区域共享。

强化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和运行安全分析,开展高坝大库的安全性研究。十、加强保障能力建设(四十五)健全规章制度标准规范体系。电力企业要强化安全资质准入管理和业务评价准入参考机制,建立承包单位安全履职能力基础信息数据库,健全承包单位安全履约评价动态管控机制,实行承包单位和管理人员安全资信双报备制、施工作业人员安全资质与安全记录双审核制。优化工程选线、选址方案,规范开工程序,完善建设施工安全方案和相应安全防护措施,认真做好电力建设工程设计审核和阶段性验收工作(含防雷设施)。

加强参建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审查,严厉查处租借资质、违规挂靠、弄虚作假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。电力企业要严格执行新、改、扩电力建设工程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,开展电力建设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评估、安全投入与工期的动态评估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安全性评估,燃煤电厂液氨罐区和贮灰场大坝定期安全评估。

战高温 斗酷暑 昭通供电局全力推进电网网架优化工程建设

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,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,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,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,健全自我约束、持续改进的常态化机制。各企业要研究制定重特大事故风险管控措施,根据作业场所、任务、环境、强度及人员能力等,认真辨识风险及危害程度,合理确定作业定员、时间等组织方案,实行分级管控,落实分级管控责任。

(三十八)建立安全审查制度。加强大容量重要输电通道安全运行,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和应对措施。(四十六)保障安全生产投入。(三十九)做好安全防护风险评估与等级保护测评工作。强化企业班组建设,实现安全管理、操作行为、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,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。加强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建设,建立应急会商制度,以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监测预警能力。

三、严格安全生产执法(八)严肃安全生产事故查处。(三十)加强电力技术监督管理。

建立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负总责的技术监督管理体系,赋予主要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技术决策和指挥权。五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预控体系(十九)加强安全风险管控。

完善通报、约谈制度,对事故多发频发、企业履职不到位及其它涉及安全的重大事项,及时予以通报或约谈企业负责人。建设单位要明确勘察、设计、施工、物资材料和设备采购等环节招投标文件及合同的安全和质量约定,严格审查招投标过程中有关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质性响应,招标投标确定的中标价格要体现合理造价要求,防止造价过低带来安全质量问题。

各电力企业要严格执行调度指令,做到令行禁止。加强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管理机构建设,明确责任分工,落实资金与装备保障。建立健全政府引导、企业为主、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安全投入长效机制,引导企业研发、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和产品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电力安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重大安全科技攻关。(二十七)提升电力设备安全水平。

严格执行两票三制,完善组织管理,落实安全措施,强化安全监护,保障作业安全。(十)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激励机制。

研究制定电力安全生产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,尽职免责,失职问责。针对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,进一步规范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,从人员资格、作业流程控制、安全生产条件、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,明确必须坚决禁止的行为,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。

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持续改进职业健康水平的责任,将职业病防治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体系,落实职业病危害告知、日常监测、定期检测评价和报告、防护保障和职业健康监护等制度措施。(五十)加强安全监管监督能力建设。

(二十)加强隐患排查治理。建立全国电力技术监督网,加强技术监督专业交流沟通。(三十二)严格工程工期管理。各参建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,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,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机制,从安全设备设施、技术装备、施工环境等方面提高施工现场本质安全水平,提升电力建设安全生产保障能力。

电力建设参建单位要按照高危行业有关标准,提取并规范使用安全生产费用。强化高危粉尘、高毒作业管理,加强对贮煤、输煤及锅炉巡检过程中煤尘、矽尘和设备噪声等职业病危害治理。

建立健全电力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机制,落实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,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工艺流程,加强关键环节和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和质量验收,保证工程质量。(七)规范电力事故调查工作。

六、加强电力运行安全管理(二十五)加强电网运行安全管理。加强辅助服务的市场化交易机制的监管,加大对负荷侧参与电网运行调节、源、网、荷友好互动等新型电力市场形态的安全监管。

Tags:

推荐文章